连日来,淄博市气象台高挂高温橙色预警,38℃+的“烧烤模式”持续炙烤大地。极端高温下,中暑乃至凶险的“热射病”威胁陡增!短短3天内,世博高新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已连续接诊9名中暑患者,其中最高体温飙升至惊人的40.8℃。
当城市开启“蒸煮模式”,世博高新医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严阵以待,以刻入骨髓的 “病人意识、急诊意识、急救意识” 三大防线为核心,争分夺秒,为挣扎在高温威胁下的生命构筑起坚实的“清凉保护伞”。
第一道防线:病人意识 | 生命至上,刻不容缓
“救命细节”武装到牙齿:高温预警就是命令!急诊科提前一周完成降温设备“大体检”。冰帽、冰毯时刻待命,200袋低温盐水储备充足,藿香正气水、人丹丸堆满抢救车,甚至连转运担架都配备了便携式冷敷垫!确保任何时刻都能“拉得出、用得
“零障碍”绿色通道:生命无价!7月4日,一位在临淄大道被发现的重度中暑流浪人员被紧急送入急诊科。无家属、无联系方式、身无分文——但这丝毫未影响救治流程!急诊科立即启动“救援绿色通道”,吸氧、快速物理降温、建立静脉通路同步进行,争分夺秒稳定病情,后续为患者联系社会救助站。在这里,救命永远是第一优先级。
实战高效降温:7月6日,一位高热昏迷的农民工被送来。该患者来院时体温将近40.8℃摄氏度,伴有头晕、恶心、心慌及呕吐等症状,医护人员迅速响应,3分钟内即应用冰盐水、冰毯配合低温盐水擦浴进行核心降温,15分钟患者体温直降2℃,为后续 成功救治赢得宝贵时间窗口。
第二道防线:急诊意识 | 分秒必争,已成本能
“世博速度”呼啸而出:时间就是生命!世博高新医院院前急救团队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状态。平均出车响应时间仅需2分17秒!调度台监控屏上实时跳动的坐标,是无声的命令。常常是“求救电话刚挂断,救护车的警笛已响彻现场”。
高温“烤”验下的真功夫:不打无准备之仗!早在6月下旬高温初现端倪,急诊科便每周组织高强度中暑急救演练。“假设体温41℃伴抽搐,开始!”——从快速识别热射病类型、分级处置,到精准物理降温、气道管理、多器官功能支持,每个环节、每个动作都精确到秒级,确保实战中流程顺畅、配合默契。
第三道防线:急救意识 | 多科联动,织密生命网
面对复杂危重的中暑/热射病患者,单兵作战远远不够。世博高新医院强大的“大急诊”体系和多学科协作机制在此刻发挥关键作用。
一站式急救平台:急诊临床医学中心内,急诊影像、急诊检验、急诊药房、急诊挂号收费紧密环绕,检查、诊断、用药零距离、零延时,大幅压缩抢救时间。
全院“一张网”兜底生命: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ICU)、神经内科、综合内科等相关专科建立高效联动通道。一旦患者需要更高级生命支持或多器官功能维护,相关专家迅速响应,无缝衔接,共同制定最优治疗方案,显著提升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我们不是一个科室在战斗,是整个医院在为生命拼命!”——急诊科主任的这句话,这样正是世博高新“急救意识”的最佳诠释。
识别中暑信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后期可能无汗)、心慌气短、体温升高(特别是超过38.5℃)、肌肉痉挛等,严重者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热射病),立即拨打120或前往最近医院急诊科。
现场急救要点: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积极物理降温(冷水擦拭、扇风、冰敷颈/腋/腹股沟),补充含盐分的清凉饮料(意识清醒者)。切忌大量饮用纯水。
极端高温持续,世博急诊严阵以待。我们将以最充分的准备、最快的响应、最专业的团队、最强大的协作,为您的生命健康,牢牢撑起这把“清凉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