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医院

搜索
首页 >> 院刊院报 >> 世博高新医院报31期 第31期二版
世博高新医院报31期 第31期二版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院刊院报-世博高新医院报31期第31期二版

世博高新医院报31期版面目录

84岁老太家中不慎摔倒 右肩粉碎性骨折 世博高新医院为高龄患者置换人工肱骨头

2017/6/1 14:05:27 来源: 编辑:

      肩膀脱臼、骨折,找骨科医生基本都能治疗。但84岁的李老太太肩膀骨折后,找了多家医院手术却都说做不了。原来李老太太因为年纪大手术风险大,其手术难度级别是最高级,堪比开颅、开胸等大手术。

近日,李老太太的家属咨询了多家医院就医无果后来到,世博高新医院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就诊,知名骨科专家、世博高新医院副院长李庆涛教授为李老太太置换了人工肱骨头。

 

84岁高龄摔倒 肱骨头粉碎性骨折

据李老太太介绍,因为上了年纪,她的活动范围一般都在家里。前几天的时候,她从家里出来下台阶的时候,一不小心摔倒在了地上。“幸亏当时家里有人,听到我摔倒的声音后,他们就跑出来扶我。这一扶,我就觉得右胳膊疼得很厉害,根本就抬不起来。一碰就疼,根本就动不了。”李老太太说道。家人看到李老太太这情况后,推断可能是骨折了,就立马带李老太太去医院就诊。

经X光照射发现,李老太太右肩肱骨头粉碎性骨折,且关节已经移位。该医院的大夫对李老太太的家属表示歉意,因年龄大,医院无法保证让李老太太恢复健康,建议他们转院治疗。随后,李老太太家属带着李老太太又辗转多家医院,但均无果。后来,听说世博高新医院有国内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大医院的医生坐诊。于是,他们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到了世博高新医院。

 

量身设计手术方案 精准调整肱骨头角度

经过细致的查体和术前评估后,世博高新医院骨科的李庆涛教授说,“患者年龄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比较厉害,在手术的时候肱骨头很难固定。稍微一不注意,可能就会对李老太太其他的骨头造成骨折等二次损伤。尤其肱骨头放置的角度关系到老人以后右臂的运动。所以,这个手术对于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在淄博很少有医生能够完美的完成这个手术。”李庆涛教授说道,“如果保守治疗的话,李老太太可能会患上功能性障碍。而且长时间卧床可会产生多种并发症。”

对此,李庆涛教授为患者李老太太量身设计了手术方案。经过全面的术前准备后。患者李老太太接受了肱骨头置换手术。分开血管、神经,去除骨头碎片,李庆涛教授及其团队为李老太太放置上了人工肱骨头,并将肱骨头调整好最适合运动的角度。“这个角度不能产生功能障碍,还要预防骨折、脱位,要求精准。看似接骨难度小,实际手术难度是最高级四级。” 李庆涛教授说道。

放置好肱骨头后,医疗团队又将患者的肌肉肩袖一一重建包裹。最终,经过1.5小时的高强度、高专注力的劳动,李庆涛教授的及其团队为患者李老太太成功置换了人工肱骨头。

“目前患者处于恢复期,已经可以主动活动前臂,被动活动肩关节了。术后三周左右,就可以主动活动肩关节了。”对于李庆涛教授及其团队的高超技艺,李老太太及其家属赞不绝口,多次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大爱无疆 为患者置换免费的关节假体

据了解,一例关节置换手术费用至少在3万元至5万元之间,人工关节假体占了总费用一半,这成为很多贫困关节病人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病人能获得免费人工关节假体,除各种报销及补贴后,病人负担将大大减轻。为了减轻关节病人经济负担,让因病致贫的关节病人能重获健康,世博高新医院联合中华慈善总会为贫困患者减费人工关节费用。

医生向记者介绍,目前对于一些较重的关节病人而言,保守治疗只能暂缓病痛,根治的方法是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病人关节严重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人工关节置换费用高昂,对于贫困病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我国该项手术的实施数量比较低。慈善公益救助活动落户淄博,能够帮助贫困病人减轻病痛和医疗负担。

在此例手术前,世博高新医院骨科已为严重骨关节病人进行多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同时开展人工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置换手术,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现在凡是患有重度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需要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以及患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重度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髋臼发育不良、强制性脊柱炎等疾病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均可报名申请,符合慈善总会要求条件的贫困病人将减免人工关节假体费用,并由世博高新医院知名专家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瘫痪七个月后患者下肢肌肉能动了

世博高新医院成功实施脊髓动脉栓塞手术

    本报讯 脊髓肿瘤导致下肢瘫痪半年,近日,经世博高新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诊治后,患者崔某已经可以控制大小便,并能进行下肢运动,肌力达到3级。

 

家里劳动力突然倒下

辗转北京大医院无起色

    据了解,今年50多岁的崔某是临沂人。8个月前,他突然就瘫痪了。去往北京等地的医院治疗,发现其脊椎内长了一个三公分的肿瘤,压迫了神经,导致下半身瘫痪。这一躺就是七个月,家里不仅失去了他这个劳动力,由于大小便失禁等,他还需要一个人照顾。他这一倒下,一下子让家里失去了两名劳动力。对于常年务农的崔某来说,没有了劳动力就没有了收入,这让一家人雪上加霜。

    在此期间,经过北京一大医院救治,崔某病情并没有起色。回到淄博,崔某一家人心情都很低落。后来,听说世博高新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给予不少患癌家庭带去了希望,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们来到了世博高新医院,经过造影等技术发现,患者崔某脊髓内肿瘤压迫神经。

 

精准找到血管

微创栓塞肿瘤

    “脊椎里面密布神经,牵连甚广,如果手术的话,稍有不注意动了某个神经可能就引起不可逆转的后果。崔某的家人再也承担不起任何意外了。”世博高新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的张晓莉主任说道。据悉,为了稳妥起见,张主任建议采用效果好、见效快、手术风险相对较小的治疗方案,使用微钢圈将肿瘤供血血管进行栓塞,没有了营养供给,肿瘤自然萎缩,将不再压迫神经,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也将逐渐恢复。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世博高新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为崔某实施了脊髓动脉栓塞手术。“与切除肿瘤相比,虽然这个手术风险相对小一点,但实际上,这个手术对于精准找到肿瘤供血血管要求非常高。一旦找错了,栓堵了正常供血血管,可能就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世博高新医院肿瘤科的医疗团队,利用多年的从业经验,精准找到给肿瘤供血的血管,通过微导管将微钢圈超选择到肿瘤供血血管内,对该血管进行栓塞。

 

失去营养肿瘤萎缩

患者大小便可控制

    据悉,手术后,患者崔某下肢逐渐恢复知觉。“我们医护人员看到他,就觉得一天一个样。手术前他的肌力评级是0级,下肢一点都动不了。手术后,逐渐大小便可控制,局部肌肉可抽动。术后一个月,他能进行下肢活动,肌力评级达到了3级。“正常人的肌力评级是4级,他已经恢复到了3级。非常有希望站起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张晓莉主任说道。目前,患者已无大碍。崔某及其家人对世博高新医院赞不绝口,出院前多次对医护人员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