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医院

搜索
首页 >> 院刊院报 >> 世博高新医院报第54期 第54期二版
世博高新医院报第54期 第54期二版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院刊院报-世博高新医院报第54期第54期二版

世博高新医院报第54期版面目录

本周这些知名专家世博高新医院坐诊 妇产科、消化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可现场问诊

2017/11/22 13:56:02 来源: 编辑:

本周,众多知名专家在世博高新医院坐诊。包括妇产、消化、神经外科、内分泌、心血管等科,有相关疾病患者可抓紧时间到世博高新医院,请齐鲁医院和北京专家诊治。

世博高新医院作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医院,与齐鲁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齐鲁医院每周都会派不同专业的知名专家在世博高新医院坐诊,让淄博患者足不出享受先进医疗服务,而且这些知名专家在淄博坐诊期间挂号费全免。


妇科

王立杰11.20(周一)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博士学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8年。擅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妇科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宫颈细胞学、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及超声检查等与妇产科有关的诊断技术;熟练掌握妇产科各类手术。是山东省妇科内镜协会委员及秘书,长期专注于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妇科疾病现代治疗规范化研究-微创手术在妇科疾病中的规范应用》。科研能力强,立项并主持省级、卫生厅课题4项。参与课题多项。在省级以上正式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3部。

崔宝霞11.21(周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妇科临床工作近20年,具有扎实的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掌握了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盆腔B超、LEEP等妇产科先进的诊疗技术,尤其擅长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肿瘤,瘢痕妊娠,宫颈病变。

张友忠11.22(周三)


1985年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1990年山东医科大学妇产科硕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山东大学妇产科博士研究生毕业,先后获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及医学博士学位。 自19858月至今一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年来重点从事妇科肿瘤尤其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三届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课题1项,在国家级科技期刊及国外科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社会兼职:国家级科技期刊《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常务编委及责任编辑,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秘书,山东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专业特长: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子宫肿瘤、卵巢肿瘤等各种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手术,尤其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姜洁11.23(周四)


1966年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1998.12获医学博士学位,2007.05-2008.03美国托马斯杰佛逊大学Kimmel癌症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医学会计划生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秘书,《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常务编委、兼职编辑。主攻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术、化学、免疫学等综合治疗以及妇科腔镜在妇科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面上项目3项,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基金和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首位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4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位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位4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多部。

张爱荣11.24(周五)


现任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及山东省妇女保健学会委员。熟练掌握妇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擅长妇科微创手术,尤其是妇科腹腔镜技术,在省内较早开展腹腔镜在妇科的应用研究。 专业特长:妇科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

毛红鸾11.25-11.26(周六-周日)

200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07年取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

从事妇产科专业工作多年,专业特长为妇科肿瘤、女性盆底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各类妇科微创手术如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卵巢肿瘤、输卵管梗阻、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良性疾病,宫颈病变、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及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疾病的诊治。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省博士基金一项,参与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6项,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相关论文5篇。

产科

陈丽君11.20(周一)

医学博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围产保健技术专家组成员,济南市围产保健技术专家组成员。擅长优生咨询,围产保健、产前诊断等方面的工作,对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处理有独到之处。从事妇产科工作20余年,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精湛的手术技巧,多次获齐鲁医院危重病例抢救成功奖

马玉燕11.21(周二)


齐鲁医院产科副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30年,能处理各种产科疑难病症,对产科危、急、重症的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优生咨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诊疗、重复性流产的规范化诊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诊疗。承担山东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理论授课及临床实践带教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完成省级课题4, 获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及副主编著作6部。

张向丽11.22(周三)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医学遗传与优生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学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及省级卫生应急专家。 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在围生医学研究及高危妊娠的孕期、产期处理有极高水平,对难产的处理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与妊娠、分娩相关的各种疑难患者及各类产科手术。 率先在国内开展羊水中饱和卵磷脂测定预测胎儿肺成熟的研究及超声多普勒检测胎儿脑、脐动脉血流PI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研究。

罗霞11.23(周四)

医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围产医学。现为《现代妇产科进展》编委,《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和《山东医药》的审稿专家。常年工作在全省高危妊娠及疑难危重症集中的齐鲁医院产科病房及门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处理高危妊娠及各种产科疑难杂症,尤其在难产的处理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成功主持产科各种疑难危重症的抢救、并在齐鲁医院全院抢救成功病例评比中获奖(2014年获得一等奖)

刘媛11.24(周五)


医学博士,199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2年获得妇产科博士学位。 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疼痛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微量元素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山东省科技出版社明星刊物《孕味》专家组成员。 长期从事产科临床、教、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围产期保健,胎儿发育异常的诊断,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产科超声,围产期各类手术操作。 曾在国内各类杂志发表文章多篇,现承担山东省科技厅及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各一项。并评选为山东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张数泉11.25-11.26(周六-周日)


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事妇产科专业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妇产科临床经验,能熟练处理各种产科急重症,擅长多胎妊娠的诊断处理以及产科出血性手术操作。

心内科

刘同涛11.21-11.25(周二-周六)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工作,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危重病的诊断及抢救工作,擅长严重高血压、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诊治。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编委,《山东医药》杂志编委。承担山东省科委课题2项;山东医药科技发展基金课题2项。获得山东省卫生厅医药科技创新奖两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CSI论文十一篇。

许荣廷11.23-11.24(周四-周五)


许荣廷,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急救医学专业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从事内科临床40余年;擅长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微血管性心绞痛、急性心梗等)、心肌炎/心肌病、心功能不全、致命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急危症、各种休克、心搏骤停及急性中毒等急危重病人的救治;对于双心疾病、老年医学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的研究与中西医综合救治方面亦有较深的造诣。

从医40余年中,许教授先后主编副主编《临床冠心病学》、《冠心病中西医综合治疗》等医学著作计12部。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6项,其中3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

许荣廷教授系中华医学会/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会员。先后兼任中国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PMA山东省临床急病与中毒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全国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急危重症专家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病急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华东地区危重病急救医学协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山东预防医学会理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高级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山东省卫技高级职称晋升专家库和山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等社会兼职

神经外科

傅继弟11.25 -11.26(周六-周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颅面创伤中心主任,世界神经外科协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曾任北京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协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师》,《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医学研究杂志》,《中国现代医生》编委。

擅长颅面创伤治疗,神经内镜微创治疗(垂体微腺瘤、脑膜瘤、脑脊液鼻漏、视神经损伤、脑室内及脑室旁囊肿、鞍区肿瘤)等。主持国家973科研项目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四项。

(以上坐诊专家若有变动,以医院当天门诊安排坐诊专家为准。)

26岁女高管查出肝癌离世,医生解释:两个习惯害的!

肝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据中国肿瘤年报显示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肝癌,且每年新增2万以上,癌症就好像晴天霹雳,令人恐惧又难缠!


26岁的小梨,毕业之后就在一家国企单位工作, 因为年轻漂亮,公司很多人都排挤她,没事就冷嘲热讽,要么就是自己的工作都给她干。使得小梨总是郁郁寡欢,而且她也不想得罪谁,给她的活她都一一去做。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加班到深夜。

就这样,工作了两年,公司提拔她做了高级主管。但是也没能改变人际关系,同事们总说她是潜规则了,要么不能当上主管。小梨为了缓解这样的氛围,即使当了主管,也是主动揽下了下属的所有工作!

就在近几个月,小梨常常觉得身体易于疲劳,并伴有腹痛,她刚开始以为是例假来了,也就没在意,便没去医院检查。

但是,最近情况却突然恶化,小梨开始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人憔悴的不成样子,领导发现后,让她赶紧去检查。

在经过一系列的CT检查后,医生却告诉她说:是肝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至肺部,手术已经无用。同事们得知后,都傻了眼,都纷纷向小梨道歉,平时不应该总嘲讽她。可是一切为迟已晚!今年9月份她离开了,年仅26岁!

事后,医生透露说,小梨平时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也没有乙肝的症状,而导致她患上肝癌的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是熬夜;第二是长期忧郁情绪所致。这两点足以损伤肝脏。

两大习惯让年轻人成为患肝癌新对象

一、长期熬夜

经常熬夜既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影响了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肝脏修复需在熟睡中进行。熬夜让肝脏无法完成毒素的排泄,导致新鲜气血无法生成,长此以往,已经受损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反而加剧恶化,对身体就会造成很大伤害。

二、精神抑郁或压力大

肝脏有疏泄的功能,长期的抑郁情绪,或者过重的心理压力,都会对肝脏引起损伤,引起气血不畅,郁而成疾。就如文中小梨,工作这两三年,一直都郁郁寡欢,才导致最终的结果。所以,日常要注意放松心态,从而减轻肝脏的压力。


那么,肝癌早期会有哪些信号呢?如果发生以下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

信号一:肝区疼痛

信号二:经常头晕

信号三:身体发热无寒颤

信号四:莫名消瘦

信号五:黄疸、腹水、皮肤瘙痒

信号六:经常鼻出血、皮下出血

日常,我们应该如何养肝护肝?

1、不熬夜规律作息

晚上11点到1点是肝排毒的时间,必须在入睡中才能很好的完成排毒,因此,建议应在11点以前上床睡觉。

2、有氧运动

运动有益身体健康,没错,但是过于激烈的运动反而会容易产生活性氧和氨等有害物质,肝脏就不得不进行解毒,增加了肝脏的负胆。建议平时多进行较轻松的步行、游泳等有氧运动,使积存在肝脏里的脂肪充分燃烧,还可以预防脂肪肝。

3、情绪要稳定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本性喜顺达,舒畅,长期郁愤,可以导致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乙肝患者务必保持心胸开阔,情绪饱满,乐观向上,这样才能减轻病痛,促进机体免疫机制的增强,最终战胜疾病。


4、多喝柠檬水

水有助于加快新陈代谢速度、排出体内的杂质与毒素,减轻肝脏的负担。每天起床后就先喝一杯温的白开水,它可以唤醒全身的机能。可以尝试在水中加入柠檬,柠檬的酸性可以促使肝脏生成胆汁,有利于身体排毒。每天喝8~10杯,每次300毫升即可。不喜欢柠檬酸的味道,也可以喝护肝茶:婆婆丁桑叶茶,可保肝护肝,并且调理三高。


5、保持正常体重

体重过重会让肝脏工作更辛苦,罹患脂肪肝的机率也会升高。如果全身脂肪减少,肝脏的脂肪也会减少,甚至明显下降肝病病人升高的肝功能指数。理想减重方式就是均衡饮食加上规律运动。


6、饮食平衡

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的菜。饮食合理,营养均衡也有利于护肝,避免因应酬饮酒过量使肝受损。

联合国糖尿病日——女性患糖尿病,增加冠心病和流产风险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女性与糖尿病——我们拥有健康未来的权利”。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也是当今一项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每6秒就有人因糖尿病死亡。我国是世界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约1.14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全球第七位主要死因。


目前,全球有超过1.99亿女性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3.13亿。其中,五分之二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处于生育年龄,全球育龄女性糖尿病患者人数达6000万。糖尿病是全球第九大女性死亡原因,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女性人数达210万。患有2型糖尿病的妇女罹患冠心病的风险较其他女性高出10倍。患有1型糖尿病的女性更易发生早期自然流产或胎儿畸形。七分之一的分娩受到妊娠糖尿病的影响。半数妊娠期高血糖发生在30岁以下妇女。

女性糖尿病患者特殊的生理结构和各个生理时期激素水平的波动都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反之血糖的波动也会影响女性的经孕胎产、生长发育及增加感染的机会。现如今女性的社会分工及家庭角色日趋重要,其健康状况不仅影响一个家庭,更是改善后代健康和生活水平的关键。因此女性糖尿病患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更为复杂。

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常常容易导致巨大儿、胎儿畸形、胎儿流产率增高等。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在产后10年约70%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

更年期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机体代谢能力的下降,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体重增加、感染几率升高,加大血糖控制难度。

糖尿病还容易引起女性发生多种合并症,比如:阴道炎、尿路感染等。糖尿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正常女性明显增高。

综上所述,糖尿病是女性“甜蜜”的伤害。对于女性糖尿病患者而言,应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健康饮食,坚持体育锻炼,控制合理体重,保持心情舒畅,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降糖方案,注意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拥有自身健康的未来,也可以使家庭和后代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

对于医疗工作者而言,我们应积极响应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号召,为所有女性糖尿病患者提供基本的糖尿病药物和医疗器械、自我管理的教育和信息。在孕期糖尿病发现、治疗、管理和随访的培训基础上,加强对年轻女性的健康宣传,优化产前检查,及早发现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在基层医疗层面将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筛查与其他孕产妇保健干预和服务相整合,确保早发现、提高妇女保健水平、减少孕产妇死亡。对于女性糖尿病患者,我们应提供孕前计划服务以减少孕期风险,重视孕产妇保健、营养以及婴幼儿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