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众多知名专家在世博高新医院坐诊。包括妇产、消化、神经外科、内分泌、心血管等科,有相关疾病患者可抓紧时间到世博高新医院,请齐鲁医院和北京专家诊治。
世博高新医院作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医院,与齐鲁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齐鲁医院每周都会派不同专业的知名专家在世博高新医院坐诊,让淄博患者足不出享受先进医疗服务,而且这些知名专家在淄博坐诊期间挂号费全免。
妇科
王立杰11.27(周一)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博士学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8年。擅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妇科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宫颈细胞学、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及超声检查等与妇产科有关的诊断技术;熟练掌握妇产科各类手术。是山东省妇科内镜协会委员及秘书,长期专注于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妇科疾病现代治疗规范化研究-微创手术在妇科疾病中的规范应用》。科研能力强,立项并主持省级、卫生厅课题4项。参与课题多项。在省级以上正式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3部。
崔宝霞11.28(周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妇科临床工作近20年,具有扎实的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掌握了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盆腔B超、LEEP等妇产科先进的诊疗技术,尤其擅长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肿瘤,瘢痕妊娠,宫颈病变。
张友忠11.29(周三)
1985年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1990年山东医科大学妇产科硕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山东大学妇产科博士研究生毕业,先后获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及医学博士学位。 自1985年8月至今一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年来重点从事妇科肿瘤尤其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三届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课题1项,在国家级科技期刊及国外科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社会兼职:国家级科技期刊《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常务编委及责任编辑,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秘书,山东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专业特长: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子宫肿瘤、卵巢肿瘤等各种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手术,尤其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姜洁11.30(周四)
1966年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1998.12获医学博士学位,2007.05-2008.03美国托马斯杰佛逊大学Kimmel癌症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医学会计划生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秘书,《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常务编委、兼职编辑。主攻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术、化学、免疫学等综合治疗以及妇科腔镜在妇科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面上项目3项,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基金和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首位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4位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位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位4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多部。
张爱荣12.1(周五)
现任山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及山东省妇女保健学会委员。熟练掌握妇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擅长妇科微创手术,尤其是妇科腹腔镜技术,在省内较早开展腹腔镜在妇科的应用研究。 专业特长:妇科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
王文霞12.2-12.3(周六-周日)
1993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5年。2009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专业特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妇科肿瘤的诊治及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宫颈细胞学、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及超声检查等与妇产科有关的诊断技术;熟练掌握妇产科各类手术。科研能力强,参与国家自然基金4项及省级、卫生厅课题2项。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中华医学奖等多项奖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正式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4部。
产科
陈丽君11.27(周一)
医学博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围产保健技术专家组成员,济南市围产保健技术专家组成员。擅长优生咨询,围产保健、产前诊断等方面的工作,对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处理有独到之处。从事妇产科工作20余年,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精湛的手术技巧,多次获齐鲁医院危重病例抢救成功奖
马玉燕11.28(周二)
齐鲁医院产科副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30年,能处理各种产科疑难病症,对产科危、急、重症的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优生咨询、妇产科感染性疾病诊疗、重复性流产的规范化诊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诊疗。承担山东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理论授课及临床实践带教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完成省级课题4项, 获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及副主编著作6部。
张向丽11.29(周三)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医学遗传与优生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学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及省级卫生应急专家。 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在围生医学研究及高危妊娠的孕期、产期处理有极高水平,对难产的处理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与妊娠、分娩相关的各种疑难患者及各类产科手术。 率先在国内开展羊水中饱和卵磷脂测定预测胎儿肺成熟的研究及超声多普勒检测胎儿脑、脐动脉血流PI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研究。
罗霞11.30(周四)
医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围产医学。现为《现代妇产科进展》编委,《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和《山东医药》的审稿专家。常年工作在全省高危妊娠及疑难危重症集中的齐鲁医院产科病房及门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处理高危妊娠及各种产科疑难杂症,尤其在难产的处理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成功主持产科各种疑难危重症的抢救、并在齐鲁医院全院抢救成功病例评比中获奖(2014年获得一等奖)
刘媛12.1(周五)
医学博士,199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2年获得妇产科博士学位。 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疼痛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微量元素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山东省科技出版社明星刊物《孕味》专家组成员。 长期从事产科临床、教、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围产期保健,胎儿发育异常的诊断,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产科超声,围产期各类手术操作。 曾在国内各类杂志发表文章多篇,现承担山东省科技厅及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各一项。并评选为山东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李允光12.2-12.3(周六-周日)
医学博士,齐鲁产科专家。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熟练掌握产科疾病的诊疗及各种产科手术以及腹腔镜、宫腔镜等妇科手术。
心内科
尚嫄嫄11.28(周二)
尚嫄嫄,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在冠心病、 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病变、瓣膜病、高脂血症和心律失常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为山东齐鲁心衰学院秘书。近年来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工作,在国内核心期刊及SCI发表论文10余篇。
许荣廷11.30-12.1(周四-周五)
许荣廷,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急救医学专业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从事内科临床40余年;擅长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微血管性心绞痛、急性心梗等)、心肌炎/心肌病、心功能不全、致命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急危症、各种休克、心搏骤停及急性中毒等急危重病人的救治;对于双心疾病、老年医学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的研究与中西医综合救治方面亦有较深的造诣。
从医40余年中,许教授先后主编副主编《临床冠心病学》、《冠心病中西医综合治疗》等医学著作计12部。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6项,其中3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
许荣廷教授系中华医学会/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会员。先后兼任中国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PMA山东省临床急病与中毒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全国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急危重症专家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病急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华东地区危重病急救医学协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山东预防医学会理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高级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山东省卫技高级职称晋升专家库和山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等社会兼职
消化科
郝洪升11.27(周一)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1987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分配到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工作。于1989年9月考入山东医科大学读研究生,恩师为山东省著名消化病专家张尚忠教授。1992年7月,分配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科工作至今。曾于2002年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学习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梗阻性黄疸的内镜治疗、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等。擅长消化内镜的操作与内镜下治疗。
李文捷11.28 -12.1(周二-周五)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2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分配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科工作至今。于2003年在中国医科大学研修消化超声内镜诊疗技术,并于2006年-2007年赴美国哈特福德医院学习消化道粘膜下病变,胰腺疾病,梗阻性黄疸,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等。回国后率先开展超声内镜引导下对纵膈、胰腺疾病的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晚期肿瘤疼痛的神经阻断治疗。基础理论扎实、技术全面,精通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致力于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科研方向: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
神经外科
傅继弟12.2 -12.3(周六-周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颅面创伤中心主任,世界神经外科协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曾任北京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协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师》,《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医学研究杂志》,《中国现代医生》编委。
擅长颅面创伤治疗,神经内镜微创治疗(垂体微腺瘤、脑膜瘤、脑脊液鼻漏、视神经损伤、脑室内及脑室旁囊肿、鞍区肿瘤)等。主持国家973科研项目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四项。
(以上坐诊专家若有变动,以医院当天门诊安排坐诊专家为准。)
世博高新医院药学部组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活动
为了配合市卫计委转发国卫医函【2017】1045号文件,组织开展“2017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现将有关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汇总,望广大医务人员下载学习:
1.抗菌药物的定义
抗菌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抗菌药物包括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和抗生素。
2.公众使用抗菌药物的误区
由于对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很多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一些使用抗菌药物的误区。这就是很多抗菌药物被滥用的源头所在。
误区一:抗菌药物=消炎药
抗菌药物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多数人误以为抗菌药物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菌药物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菌药物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
误区二:抗菌药物可预防感染
抗菌药物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有害无益。抗菌药物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三:广谱抗菌药物优于窄谱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菌药物,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四:新的抗菌药物比老的好,贵的抗菌药物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菌药物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菌药物,价格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药物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另一方面,新的抗菌药物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菌药物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菌药物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菌药物。
误区五: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菌药物解决的问题绝不使用两种。
据临床药学工作者统计:
约60%--70%的情况表现为无关作用或相加作用;
约20%--25%的情况表现为增强作用;
约10%--15%的情况表现为相互拮抗作用。
误区六:感冒就用抗菌药物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菌药物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菌药物来使用。实际上抗菌药物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误区七:发烧就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菌药物无效。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菌药物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八:频繁更换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菌药物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菌药物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况且,频繁换药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九:一旦有效就停药
抗菌药物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误区十:输液更有效
滥用注射剂的现象在我国仍普遍存在,突出地表现在儿科。目前,大多数医院儿科门诊应用抗菌药物的途径多为静脉滴注给药。据报道,儿童输液量可占门诊输液总量的93.7%,其中抗菌药物可占儿童输液量的97.3%,甚至可达100%,造成此种现象主要是医、患儿家长双方对滥用注射剂的危害性均认识不足,习惯将静脉给药作为首选,患儿家长往往还会主动要求输液,甚至错误地把葡萄糖当作“补药”。
3.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滥用抗菌药物的后果在全球来说越来越严重,最大的危害就是细菌对抗菌药产生耐药性。滥用抗菌药的过程就是培养细菌耐药的过程,令人忧虑的是细菌产生耐药性越来越普遍,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越来越少,治疗耐药菌感染越来越困难,耐药人群也由成人扩大到了儿童,乃至新生儿。
4.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药物安全性、疗效性、细菌耐药性及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药品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以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
(1)医师经本院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全面处方权;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及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2)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征,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三)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目的与指征?
目的:
(1)提高疗效,降低毒性,扩大抗菌谱;
(2)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指征: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不断前进的影像中心-心脏磁共振检查
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检查与其他部位的检查不同,心脏每时每刻不停地跳动,磁共振对运动伪影有很敏感,故为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心跳所致的伪影,采取心电门控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法。其次,心脏固有轴与人体轴线在两个方向上互相倾斜,正常人一般心脏轴位从右后上向左前下,故必须选取适当的层面,以获得心脏固有长、短轴位像,进而准确、全面地显示心内结构。并做心功能测定。
CMR安全性 人体内的置入物可能影响CMR检查的安全性。目前体内置入物被分为安全、条件性安全和不安全三个等级。在进行CMR前,临床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体内置入物及其性质,从而判断该置入物是否影响该检查的安全性。大部分冠脉和周围血管支架为非磁性或弱磁性,故患者可安全接受CMR检查。 接受起搏器和ICD置入术的患者须在专业性强且经验丰富的医院进行CMR检查。
心脏磁共振(CMR)的临床应用
充血性HR 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HR)的评估,CMR具有重要价值。CMR可评估左室及右室体积、几何形态和功能,并识别诸如心肌淀粉样变、心肌致密化不全等形态学异常。对比成像通过测定血流速度评估心脏收缩功能。LGE通过检测心肌瘢痕提供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信息。
冠脉疾病 CMR可测量左室体积和功能,识别无症状心肌梗死。该技术还可观测静息和负荷状态下的心肌灌注成像,并通过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检测隐匿型冠心病。
瓣膜性心脏病 在评估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左、右心室功能方面CMR有重要价值。该技术可精确显示瓣膜解剖形态,识别二叶型主动脉瓣及疣状赘生物等病变,也可测定瓣膜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脏内血流动力学变化。
先天性心脏病 对于单纯型和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CMR具有独特的价值。
急性心肌炎和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等心包疾病的评估,心脏内良性与恶性肿物的鉴别诊断。
淄博市第一例心脏磁共振检查
患者男,15岁,反复心慌、胸闷,心率不齐,以心肌炎住院治疗,心肌酶多次检查不高,患者来我院找齐鲁医院专家会诊,齐鲁医院专家让患者做磁共振检查。患者来到影像中心咨询能否做心脏磁共振,如果不能做患者去齐鲁医院检查,影像中心王主任接诊了患者,给患者介绍了影像中心的3.0T磁共振的优势,给患者讲明了心脏检查及诊断都没问题,打消了患者的顾虑及不信任。由于心脏检查非常复杂,扫描序列及扫描方位多,对病人的心电及呼吸控制要求很严格,影像中心技师以前没有扫描过心脏病人,技师不同意做检查,在影像中心王成华主任的指导下,经过1个多小时的多方位定位、平扫、灌注、动态增强扫描,最后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扫描,达到了诊断的要求。扫描后,图像经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MRI研究室王翠艳教授及影像中心王成华主任的会诊,诊断为左心室基底部下壁局限性心肌炎表现。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等侵袭性真菌病。
(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