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6个支架仍胸闷服用“心脑通脉汤”后症状缓解
曾经心脏搭桥了6个支架,但仍时有心绞痛、头晕心悸等症状。近日,67岁的王先生来到世博高新医院问诊。通过内服“心脑通脉汤”后,老人症状大大缓解。
据了解,今年67岁的王先生五年前由于冠状动脉堵塞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而且由于多处狭窄的地方堵塞了80%以上,医生为王先生在心脏血管狭窄的地方共放置了6个支架。手术后,王先生感觉心绞痛的症状有所缓解,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但是近日,王先生又感觉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心悸得厉害,并且时不时会有心绞痛的症状。同时,腿也肿了起来,一摁一个窝。“我一想,坏了,这症状怎么跟之前的症状一样啊。我就赶紧来医院了。”患者王先生说道。
王先生来到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心就诊。路淑忠主任接诊了王先生。通过王先生的叙述以及一系列检查,路主任认为患者王先生患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胸闷气短、全身乏力、头晕心悸、且有心绞痛。患者王先生除了有这些症状外,其血压也偏高,低压110毫米汞柱高压到了170毫米汞柱。”针对患者的病症,路淑忠主任为患者开了10天的口服“心脑通脉汤”方子。经过十天的治疗后,患者王先生感觉症状大大缓解。为了有效巩固疗效,王先生又二次来到世博高新医院找到路淑忠主任,又开了16天的内服“心脑通脉汤”药。“服药后,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确实对疏通我的血管有帮助。”王先生说道。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路主任介绍,要三分治七分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保持乐观情况和良好睡眠。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要节制饮食、戒烟酒,定期复查。
专家简介
路淑忠,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世博高新医院名医堂主任、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人民大会堂荣获“全国名中医”、知名中医药专家。199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出生于中医药世家。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悸、糖尿病;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内膜异位、腺肌症、子宫肌瘤;阳痿、早泄、前列腺肥大增生;鼻炎、咽炎。擅用中药治疗肿瘤及术后调养康复。
“心脑通脉汤”专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悸失眠,冠造血管堵塞20%-70%,心脏手术支架、搭桥后仍胸闷,中医“胸痹”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心痛彻背、动则全身乏力,头晕脑胀、心慌的患者。对心脑血管病引发的胸闷气短、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早搏房颤等有疗效。同时对心脏手术后仍胸闷有治疗效果,对降脂溶栓、软化血管、溶解硬化斑块有疗效。
世博高新医院医护人员精心救护
老太呼吸衰竭 重症监护13天终脱险
4月15日,74岁的刘老太太因为乏力憋喘、意识不清,被家人送往世博高新医院救治,经过医生诊断,老人竟是出现了重度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一度生命垂危。经过医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13个昼夜不间断的坚守,老人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平安离开了重症监护病房。
命在旦夕
在4月15日中午,刘老太太的家人发现她突然出现了呼吸乏力、四肢无法活动的现象,慌忙将老人送往世博高新医院,“一开始我们以为是母亲的大脑出现了问题,先挂了神经科可是医生检查后发现并不是神经方面的问题,就建议我们去急诊科,各种检查都比较全面,而且效率高,我们又赶忙把老人送去看急诊。”刘老太太的家人说。在急诊科,老人被诊断为重度肺部感染、感染性休克、呼吸性碱中毒等多疾病发作,急诊科为其实施气管插管后,迅速转入ICU治疗。
医院呼吸科主任张力向记者介绍,刘老太太刚刚入院时病情十分危急,因为老人患帕金森病2年,之前还有过敏性紫癜,这次生病入院是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合并肺部严重感染导致的,刚刚入院时,患者的心率达到了每分钟121次,血压只有91/56mmhg,经过CT检查,老人还出现了多发性脑梗。“患者送到医院时,已经神智不清了,经过我们诊断,刘老太太为一型呼吸衰竭,主要以缺氧为主,心电图显示患者心肌缺血。”张力主任介绍,送往ICU后,医护人员对老人采取了抗炎、吸痰、氧疗、呼吸机治疗、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手段。
13天生命坚守
老人转危为安
因为病人年龄较大,病情严重,能否成功地将刘老太太从“死神”的手中夺回来,医护人员谁也说不准,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病人病情,及时作出反应,张力主任在刘老太太刚刚入院时接连4天4夜没有回家,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守护着老人的健康,终于,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老人的病情一天天好了起来,渐渐地恢复了意识,可以与人交流了,也能够进食了。4月26日,医生决定为刘老太太拔管,之后经过一天的观察,医生确认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在4月27日,老人入院的第13天,刘老太太终于转出ICU,来到呼吸内科普通病房。
刘老太太的家人说,目前老人已经可以吃一些易消化的流食了。“太感谢医生护士们了,这次母亲能脱险多亏了他们!”刘老太太的家人充满感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