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高新医院“三伏贴”免费试贴火热预约
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此时进行“三伏贴”药物贴敷,对某些慢性病和强身健体,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记者昨天从世博高新医院了解到,该院“三伏贴”免费试贴活动正在火热预约中,除了传统“三伏贴”所具备的养生保健功能,该院的“三伏贴”还可治疗骨关节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随着夏季的到来,冬病夏治的“三伏贴”又成为了市民关注的焦点。世博高新医院中医科主任路淑忠告诉记者,“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的疗法。依据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在“三伏”时段,采用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的功效,利用药物贴敷穴位,扶助人体的阳气(正气),从而到达增强人体抵抗力,祛除疾病的目的,也称“冬病夏治”。
而经过路淑忠祖传319年的秘方和临床实践创新调配,世博高新医院发售的“三伏贴”属纯中药天然外用贴剂,无毒副作用,根据疾病不同,科学配伍不同的中药组方,根据经络理论,选穴贴敷,并且适应症极广,不仅提高病人的机体免疫力和防治慢性疾病,还针对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多发的现状,选取了有针对性的穴位贴敷。
“今年7月17日入伏,8月25日是末伏最后一天,我们的三伏贴除了在此期间发售,还在8月26日—9月4日为患者准备了加强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路淑忠介绍,从6月16日—7月6日,市民还可免费试贴。
三伏贴针对八大系列疾病
养生保健:提高免疫力,治未病。三伏贴,贴养生八大穴为绿色天然疗法,是亚健康调理,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三伏天贴三伏贴,一年即能提高生命质量。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调整机体免疫力,减轻患病症状,减少疾病发病率,在三伏天调治能使病情好转或痊愈!
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冒、免疫力低、久咳不愈、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鼻炎、腹泻、肠炎、消化不良、厌食等。
骨关节疾病:顽固性颈肩腰腿疼、颈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肩周炎、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足内外踝关节扭伤、骨伤后遗症。
上呼吸道疾病:体虚感冒、久咳不愈、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鼻炎、咽炎。
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高血压、心悸、心律失常、胸闷气短、全身乏力、腰膝酸软无力。
胃肠道疾病:胃痛、胃炎、肠炎、结肠炎、顽固性腹泻、消化不良。
妇科疾病:痛经、乳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症)、产后关节痛、宫寒带下、手足冷。
三伏贴特色专治:面瘫、口眼歪斜及后遗症、脑中风、偏瘫后遗症、高血压。
专家简介
路淑忠,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世博高新医院名医堂主任、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人民大会堂荣获“全国名中医”、知名中医药专家。199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出生于中医药世家。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悸、糖尿病;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内膜异位、腺肌症、子宫肌瘤;阳痿、早泄、前列腺肥大增生;鼻炎、咽炎。擅用中药治疗肿瘤及术后调养康复。
“心脑通脉汤”专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悸失眠,冠造血管堵塞20%-70%,心脏手术支架、搭桥后仍胸闷,中医“胸痹”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心痛彻背、动则全身乏力,头晕脑胀、心慌的患者。对心脑血管病引发的胸闷气短、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早搏房颤等有疗效。同时对心脏手术后仍胸闷有治疗效果,对降脂溶栓、软化血管、溶解硬化斑块有疗效。
7旬老太甲状腺长出巨大包块 呼吸都变困难
世博高新医院外科 胆大心细妙手切除
李老太太今年70多岁了,不知从何时开始,她的甲状腺两侧便开始长出了包块,起初老人并没有在意,直到后来,包块越来越大,甚至妨碍呼吸,才开始着急。就在不久前,世博高新医院外科临床中心为她切除了这两个包块,老人才重新开始轻松呼吸。
李老太太来到世博高新医院时,已经被甲状腺两侧的巨大包块压迫地出现了吞咽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之前也曾去其他医院看过病,但是因为包块体积大、位置深,手术存在一定的困难,才辗转来到世博高新医院。
医院外科临床中心主任毕德明告诉记者,经过检查后医生发现,李老太太甲状腺双侧的包块位置较深、较高,尤其是是左侧包块,几乎已经到了颌下,深度也到了食管后方,紧贴颈椎,包块的大小约为10cm*8cm,差不多有成年人的拳头大小。毕德明主任介绍,因为李老太太身型偏胖,颈部较短,这为手术增加了难度和风险,十分考验主刀医生的技术和心理素质。然而,如果不及时为患者切除包块,患者的呼吸及吞咽问题将会进一步严重起来,而且甲状腺包块也潜在着恶变的可能,经过与病人和家属商议,最终决定为李老太太手术切除这两个巨大包块。
“手术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好包块周围的神经,一旦伤及喉返神经,病人轻则会出现声音嘶哑,重则会导致会厌瘫痪,引起呼吸困难,十分危险;而喉上神经被破坏,病人就会容易呛咳。”毕德明介绍,这就要求医生在手术时能够娴熟地解剖出喉返神经,只有将其暴露出来,才能保证神经不会被误伤。
另外,除了要保护好神经,甲状旁腺的保护也十分重要,甲状旁腺是甲状腺之外的另一个腺体,与甲状腺的关系十分密切,且位置较近,如果不慎将甲状旁腺切除,就会引起病人低钙、抽搐,将来要定期注射葡萄糖酸钙,病人也将十分痛苦。尽管手术困难重重,但是在医院外科临床中心医生胆大细致的操作下,两个巨大包块被完整切除,且没有损伤到周围神经和甲状旁腺,手术过程顺利。李老太太恢复良好,很快便可以出院。
这4大癌症竟然都是吃出来的!
你相信吗?根据最新的医学统计数据,全世界所有癌症中大约1/3是吃出来的。
看似简单的一日三餐不仅为生命提供能量,还潜藏着生命玄机,决定着人体的健康走向。长期不科学、不合理的饮食,与肿瘤细胞在人体内的滋生有密切关系,甚至最终成为人类健康杀手的助长者!病从口入,并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在本期的晓爱课堂中,福晓爱将沿着食物进入人体的奇妙之旅,逐一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各位专家们请教,了解如何在饮食的各个环节有效预防癌症.
口腔癌:请勿忽视小小的口腔疾病
最主要治病因素包括:外因的化学性刺激、机械性刺激。
刺激因素可以用实物来举例,大家都知道抽烟的时候大量浓度比较高的烟雾进口在口腔内积聚,这是一种对于口腔上皮比较严重的刺激因素之一。另外一个因素是酒精,特别是高烈度的酒,酒精对于口腔黏膜刺激相当厉害。最严重的就是槟榔,实际上槟榔本身成份中的就会对口腔黏膜有严重的刺激作用,长期咀嚼槟榔会对口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口腔癌的症状主要是口腔类的肿块,或者是因为溃疡起病的,这种溃疡时间是长期固定,而且病情是不断加深的。
另外一个特征就是颈部淋巴结,口腔癌很容易出现向颈部的转移,所以一旦出现颈部淋巴结的症状也需要警惕。
食道癌:别让饮食陋习使你发病
食道癌在中国的发病率特别高。
中国的食物很有特点,像火锅这类食物温度比较高,比较烫口,长期保持这样的饮食习惯,容易损伤食管黏膜,反复修复,长期循环很容易导致癌症。
其他少数人的饮食习惯也会造成癌症发病,比如说抽烟喝酒,尤其是高浓度的白酒,尽量少喝。其它饮食方面,腌制品要尽量少吃,腌制品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和肿瘤发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进食梗阻是食管癌常见的病理现象之一,但是出现这类现象大多数已经是食道癌后期的表现了。早期的食道癌现象一般是进食之后胸口不舒服,或者有呃逆、嗳气的现象,这些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胃癌:发病很隐蔽,检查很重要
“胃”作为一个储存的器官,具有储存的功能和消化吸收的功能。
一旦我们的饮食变得不是太健康,一些有害物质就有可能会在胃里面滞留,并在滞留期间产生致癌因素。而我们常说的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尚未被认证的致癌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通过食物传播的病菌,因为我国流行合餐制度,目前幽门螺旋杆菌很难被消除彻底,若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的病人建议定期检查。
从症状上来看,胃癌目前基本没有特殊的症状,胃癌的症状和大多数胃炎的症状表现差不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特殊临床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胃出现不舒服的感受,或者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胃感觉到不适,建议到医院去做胃镜检查。
我们很多病人,发现自己得病往往都是很晚的,所以治疗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所以提早发现肿瘤这点是刻不容缓的。
饮食分配需合理,垃圾食品要克制
肠癌是我们国内的一个高发的恶性肿瘤。
在我们平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饮食中,这些食物容易在肠道里被厌氧菌所分解形成一些像亚硝胺,酚类、胺类等等一些致癌物质。与此同时,高脂肪的饮食也容易导致胆汁的分泌,胆汁霜的增加也很容易在肠道中形成致癌物质。肠道蠕动正常运行也是重要的前提保障,如果水果、蔬菜吃的少的话很容易引起便秘,这是因为肠道中纤维素的缺少,从而导致了肠蠕动下降。这些有害的物质和致癌物质长期与肠道的接触都很容易导致肠癌发病率升高。
所以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日常饮食结构做出调整。在一餐饮食中,我们要做到尽量三分之二是以豆类和蔬菜类为主,三分之一以鱼肉为主,这是一个平衡的饮食结构。